誤區一:沿海地區不缺碘
廣東是一個缺碘的省份,過去廣東許多山區里的人脖子腫大厲害。70年代末,廣東53個山區縣,當地居民地方病甲亢患病率約為10%。
另外,1996年衛生部門在廣東沿海及珠三角洲地區進行碘的營養抽樣調查結果:8-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平均為12.45%,未供碘鹽地區的尿碘中位數70.7微克/升(低于100微克/升為輕度缺碘),這表明沿海地區及珠三角洲地區居民同樣存在碘攝入不足的問題。2002-2005年在廣東省未補碘的地區--徐聞縣邁陳鎮(三面環海),調查發現,8-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為10.3%,可見沿海地區仍有缺碘。
誤區二:食用海鹽不缺碘
海鹽是用海水曬制而成,但其含碘量甚微。經測定,每公斤海鹽只含一百至幾百微克碘。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計算,以成人每天吃6克鹽計,每天可從海鹽中攝入的碘只有0.6-3微克,遠遠不能滿足人體對碘的需要。
誤區三:常吃海鮮不補碘
海鮮是指魚、蝦、蟹、貝等海產品,海產食品比陸產食品含碘豐富,但同樣不能說明多吃海鮮就不用補碘。我國《食物成分表》顯示,每1000克海魚約含碘200微克,每天至少要吃750克的海魚才能保證人體正常需碘量(150微克)。但這樣的食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完全做不到的,所以認為有時吃海鮮不缺碘也是不對的。
誤區四:長期食用碘鹽會得甲亢
自從全民食鹽加碘后,有一些臨床醫生發現醫院里甲亢的病人多了。針對這一問題,廣東省衛生部門在2002-2005年在湛江的吳川市黃坡鎮和徐聞縣邁陳鎮進行了調查。結果發現,在輕度碘缺乏地區實行全民加碘后,的確出現了碘致甲亢的副作用。補碘后,出現了甲亢發病率快速增加,尤其在食用碘鹽的第4年出現了高峰期,但第8年后甲亢的發病率降到食鹽加碘前的水平。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:
(1)碘致甲亢,由于人體長期缺碘,碘攝入量突然增加,甲狀腺組織一時不能適應,出現了“一過性甲亢”,其他國家也出現類似情況。
(2)補碘量提升過快、過多,通常會使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加重或誘發。
但碘致甲亢不會發生在碘持續充足的地區,在原本碘營養正常和甲狀腺正常的人群中,食用碘鹽一般不會造成碘性甲亢。
咨詢電話
0710-3604720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