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覺得國外的奶粉更加的安全可靠,給寶寶購買奶粉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國外進口的奶粉。國外的奶粉就真的那么好嗎?適合中國的寶寶嗎?今天就來為你解答。
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嬰兒配方食品安全標準,在維生素、礦物質等指標的含量上存在差異。央視《消費主張》欄目曾經做過一次實驗,委托國內權威食品檢測機構對19種進口奶粉進行詳細檢測。檢測結果顯示,19種國外奶粉,有8個樣品的鐵、錳、碘、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,樣品的不合格率高達42.1%。
其中,一款日本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碘含量引發關注,其碘含量實測值為每1.6μg/100kj,低于我國2.5-14.0μg/100kj的含量標準。看上去數值差距似乎不大,但日積月累,將會對寶寶的成長發育產生很大的影響。碘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營養元素,胎兒期和嬰幼兒期是大腦發育的主要時期,此時缺碘就會影響小兒大腦的正常發育,造成不可恢復的智力殘疾。
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海產品較多,嬰兒可以從輔助食品中攝取碘,因此日本不存在缺碘的問題。但是這不符合中國小孩的營養結構,我國大部分地區整體環境都缺碘,少數地區高水碘,大部分地區仍然要靠碘鹽補碘,寶寶不能吃鹽的時候,需要的碘來自于母乳、奶粉和輔食。家長在選擇奶粉時,一定要注意奶粉包裝上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,要特別注意營養成分表中是否含碘以及碘的含量,一般6個月以內寶寶碘元素的每天推薦攝入量為85微克,7-12個月為每天115微克,1-6歲為每天90微克。
除此之外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要特別注意對碘元素的攝取,最好能定期做尿碘檢測,了解自身碘營養水平,根據檢測結果科學補碘,將自身碘營養水平維持在適宜量,寶寶一般不會缺碘。在寶寶可以添加輔食后,可以適當選擇富含碘的食物來制作輔食。在寶寶1歲以后,家長可以在寶寶食物中添加適量的碘鹽。
咨詢電話
0710-3604720
微信掃一掃